全国首条机动车道全透水柔性结构沥青路面在陕西建成

来源:小九直播体育直播平台    发布时间:2025-06-19 19:42:07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黄博)近来,全国首条应用于机动车道的全透水柔性结构沥青路面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顺畅竣工,并作为首要演示工程在“2018水弹性城市建造世界研讨会”向国内外学者和同行展现,取得广泛重视与赞誉。

  这条全透水沥青路面由长安大学沙爱民教授团队掌管研制规划,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办理委员会出资建造,在全国范围内,初次将全透水柔性结构沥青路面应用于城市机动车道。

  据了解,该项意图首要规划理念是路面结构层均选用多孔资料,雨水经过路面资料的连通孔隙从面层入渗并部分进入路基,然后最大极限缓解城市洪涝灾害并弥补地下水资源。演示工程坐落沣西新城数据六路,归于中等交通路途。路段地势平整,路基土质为砂性土,具有十分杰出浸透效果,具有铺筑全透水路面的天然优势。

  项目自2017年7月发动后,沣西新城管委会与长安大学成立了联合研讨项目组,对全透水路面结构层组合、资料组成规划、施工工艺与监测方案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别离规划了柔性底层和半刚性底层两种典型结构。自上而下路面结构层依次为4cm透水沥青混合料上面层,6cm透水沥青混合料下面层,36cm多孔沥青安稳碎石底层或多孔水泥安稳碎石底层,30cm级配碎石底底层和土工布隔离层。

  为了获取全透水路面的浸透效能以及对温湿度环境影响,长安大学团队在路面的各结构层埋设了温、湿度度传感器148个,并选用无线传输设备实时接纳数据,完成对全透水路面储水-浸透效能及温湿度改变的实时监测。检测依据成果得出,全透水路面较一般路面,在地表径流减少、下降行车噪声、缓解城市热岛、前进路表抗滑功能等方面效果显着,可在水弹性城市建造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近年来,长安大学沙爱民教授团队依托国家“973”项目前期研讨、国家科技支撑方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以海绵城市建造为关键,积极开展环境友好沥青路面的研讨与实践。编制了以《透水沥青路面作业规程》(CJJ/T 190)为代表的国家、行业标准3项,授权专利40余项,成果在北京、广东、山东、山西、陕西等全国多个省份推广应用,推动了我国海绵城市路途建造技能的前进。

  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本期网上主题团课的主题是“新时代”,快来一起观看本期精彩内容吧!

  “双十一”抢购难? “黑五”收货慢?别忧虑,本年有新挑选!定量超跑、抗癌药物……尽在首届中国世界进口博览会!

  在“同心家乡”,癌友们是互相的朋友、战友,更是亲人;他们在这里一起面临病魔,一起抱团突破癌症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