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四新”技术赋能道路养护

来源:小九直播体育直播平台    发布时间:2025-06-09 20:05:53

  “这种聚合物水泥新型材料的硬度较高,而且速凝快干,养护周期明显缩短,减少了对交通的影响……”在山西省太原市多福路道路养护现场,一名实施工程人员说。

  去年以来,太原市秉承“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在道路日常养护和维修工程中多频次、大面积推广应用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四新”技术,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攻克道路养护过程中一系列难题,在提升养护效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守护群众“脚下安全”十分重要。去年6月,太原市首次将具有“六防”(防沉降、防滑、防响、防盗、防跳盖、防移位)优点的球墨铸铁防沉降井具应用到兴华街改造工程中。

  与传统井具相比,这种新型井具采用宽边井盖框,在外部压力作用下,井盖随着路面的沉降而沉降,井盖框和路面成为一体。除了具有“防沉降”的优点外,该井具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施工养护周期短,井周使用的是柔性材料——沥青混合拌料,不需要养护周期,可以直接进行道路面层铺设,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太原市已在小井峪路、和平南路道路养护工程和大同路防汛隐患点改造工程中安装91套新型防沉降井具。

  多福路养护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太原市尝试使用了快干型聚合物水泥新型材料来路面修复。只见实施工程人员将新型材料、沙子、石子按比例拌合,20~40分钟达到初凝状态,2小时后路面抗住压力的强度即达到修复标准。与普通水泥相比,使用新型材料的道路养护周期大为缩短。目前已在龙城大街、滨河东路、晋阳大道等道路养护中推广应用。

  去年9月,太原市千峰南路出现一处路面塌陷,经排查后发现原因主要在于此处污水管道变形。由于此处地下管线较为复杂,紧邻强弱电设施等,加之土质较差,不具备道路开挖条件。怎么办?太原市首次采用多功能微顶钻机非开挖修复技术,对破损管道采用静力破拆的办法来进行更换。

  与传统管道修复工艺相比,多功能微顶钻机工艺可通过旋转钻头将原管道及障碍物破碎,减小施工阻力,具有障碍解决能力强、导向可选、施工效率高等优点,而且施工占用场地少,对地面交通及地下管线影响小。

  此外,在进行滨河东路南中环桥下辅路试验性养护时,太原市一改以往“开膛破肚”式的维修模式,采用改性地聚合物注浆加固技术进行养护。实施工程人员表示,这种维修新工艺很是“神奇”,就是“打眼”“注浆”,通过注浆泵吸入浆液,经高压管注入道路路基和基层中,浆液与路基土体发生聚合反应后形成浆脉结石体骨架,既节省了施工工序,也避免了对沿线水、电、气、通信等各种管线的影响。

  滨河西路是太原市一条交通要道,每天车流如潮,由于运行时间比较久,部分路段出现了龟裂、车辙等道路病害。对该路段进行养护时,实施工程人员采用了温拌超薄磨耗层养护技术。

  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所谓“超薄”是相对于普通的沥青结构层而言的。超薄磨耗层一般厚度在2厘米左右,其作用不仅在于抗磨耗,还具备防滑、隔噪、防水雾和耐车辙的特性。此外,超薄磨耗层可以大幅度减少石料及沥青的使用量,节能减排效果很明显。养护后,滨河西路的常规使用的寿命有效延长,行车舒适性和道路行驶安全性得到提高。

  让“四新”技术遍地开花,为城市精细化管理赋能。在推进城市管理升级迭代的进程中,太原市将继续探索,全方面提升道路养护水平,慢慢地加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而努力。

  从降低购房门槛到减轻房贷利息负担,从出台“好房子”规范标准到加快消化存量商品房……今年以来,多部门联合推出房地产政策“组合拳”,各地积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多措并举提升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保持总体稳定。

  浙江省杭州市针对以上问题,按照“隐患产生—因素分解—数据汇集—算法集成—状态标识—职责分解—组织架构—协同处置”的思路,基于杭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工作,探索城市地下隐患智防场景应用,系统性重塑地下隐患防治管理工作,推进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赋能城市更新。

  万灵古镇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城东,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古镇西南临濑溪河,东北靠丘陵山峦,街市依山而建,是一个以水兴市、以市兴镇的寨堡式古镇,既有江南水乡的温婉,又带着巴渝山城的烟火气。

  安徽省六安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开展以“走进公积金 共筑安居梦”为主题的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企业和群众代表等,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住房公积金办事区,近距离了解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情况,听取意见建议,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和政务公开水平。

  昆山市首批2196台老旧电梯更新将于7月全面竣工,惠及152个小区5万余户居民,更新总量占苏州全市近70%。这项民生工程不仅破解了困扰居民多年的“上下楼难题”,更探索出政策引领、机制创新的城市更新新路径。

  据石家庄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照明管护中心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为逐步提升城市照明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拓宽市民参与城市照明设施管理的渠道,该中心在对全市路灯设施做全面普查的基础上,为每盏路灯安装专属标识牌,实现“一杆一定位”。